
日期:2016-02-19 来源:浙水股份报 作者:李锦淼
包永青,男,浙江兰溪人,工程师,1999年7月他从浙江水利水电干部学校毕业,同年8月被分配到浙江省水电建筑第一工程处工作,2002年9月开始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工程专业的学习,2005年10月毕业,同年12月担任公司水工桩基公司副经理,2015年至今,包永青担任经营部副经理。
参加工作16年来,他始终秉持“心怀感恩是本,肩负责任是道,躬行奉献是成长”的思想,注重现代化项目管理方式,积极运用新技术、新标准指导施工生产管理,参与从事过不同港航工程的施工管理。
2001年,公司为适应沿海港口发展需要,抢抓市场机遇,果断投资了“浙一水建1”号打桩船,用于满足沿海码头和桥梁预制桩的施工。当时,包永青同志作为公司管理人员被派驻到该项目上,通过不懈的努力开拓,先后参与了长江及沿海多个码头桩基工程,苏通大桥和武汉天兴洲大桥前期大型水上作业平台等桩基工程,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。
2009年3月,他担任江西赣江海螺水泥专用码头项目经理,该工程当时是赣江上最大的吨位(2000吨级)高桩框架式码头,根据多年使用打桩船的经验,他带领团队采取打桩船埋设直径1.25米钢护筒工艺,完成了水深12米及8~14米厚度砂砾石强透水层引起护筒偏位漏浆等复杂地质下施工,对于部分溶洞地层采用冲击钻冲破溶洞上部岩石,再用打桩船打设直径1.2米的钢护筒沉入溶洞底层的施工方法,使项目部只用8个月就圆满完成了4个泊位施工任务,并取得较好的成效。
2012年他在芜湖海事监管基地码头担任项目经理,该工程获得长航局质监站“安全文明工地”称号。
在码头工程施工管理中,包永青能够妥善应对,对于防波堤工程,他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迎接挑战,2013年他担任了温州市布袋岙防波堤工程项目经理,为加强对团队组织的管理,他积极着手、统一协调各专业组的工作,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,以确保工程施工顺利推进,该工程最终获得瓯江口新区重大工程立功竞赛进度优胜奖。
回顾近些年来的工作经历,他对工程施工管理有着自己的感触:“施工经验的积累深化了我对项目管理的认识,施工方法的改良助我不断提高施工技艺,在每一项工程管理中都应该坚持做到目标明确、团结队伍、不断创新。”凭借着这种工作阅历和体会,他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施工管理方法。
一、要以目标为导向,注重项目中“短板”管理。项目开始初期,首先要明确项目管理目标,明白该做什么,该如何做,做事原则要紧紧围绕项目目标展开。对于项目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应该进行分解,然后对管理团队开展相关业务知识的宣贯,达到各岗位既能明确自身主要职责,积极主动推动项目进展,又能够不偏离目标,形成一个高效有执行力的团队。经过一个个项目磨合锻炼促成团队的稳定牢靠,这也是他作为项目经理所确定的最重要长期目标之一。目标管理中还要注重要素间的风险和危机意识,作为项目经理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预防风险和隐患的发生,只有培养起敏锐的洞察力,才能在发生危机时及时制定处理方案。
二、懂得“智慧源于群众”要善于开发团队,适当放权。现代施工型企业发展迅速,对于项目管理的要求不能够仅局限于追求经济效益,还要追求社会效益,项目经理要学会适当放权和懂得授权,把握好事情的轻重缓急,解放个人有限的精力,弥补自己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不足。项目经理要敢于相信团队成员,并授予一定的权利,分配相对应的职责,只有把权、责、利有机结合,才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管理型人才。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项目经理必备的,学会了同业主、公司高层、项目班组、监理单位等协调沟通,才会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开拓市场奠定基础。
三、“在路上”要珍惜荣誉,加强学习,严格要求自己。十多年来,通过从书本上学习、从实践中学习、从他人那里学习,加之自己的分析和思考,他取得了较大的收获和进步,申请了“航标承台快速制作方法”的发明专利。由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术工人,慢慢提升为项目总工、项目经理,这一路他任劳任怨、真抓实干,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去工作。他曾荣获厅级“优秀团干部”、曾被滨江区授予“党员积极分子”,并多次获得公司级“先进个人”、“先进生产工作者”等称号。但是,他明白成绩和不足是同时存在,经验和教训也是相伴而行。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上他表示将会继续努力,克服不足,总结经验,吸取教训,珍惜荣誉,不断追求个人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实现。